
1.脑卒中有哪些症状?
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,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,近年来,青少年发病率也逐渐上升,该病起病急,进展迅速,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,并且复发率高,是健康的头号杀手。
急性中风有以下常见特征:突发手臂和/或下肢感到无力,或者突发面部、肢体麻木,尤其是发生于一侧肢体或面部;突然意识不清或词不达意:突然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或丧失;突然头晕、步态不稳,稍动及晕,难以缓解;突然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。
当怀疑自己或他人发生急性脑卒中时,只需做下列简单的三个动作,就能判断大部分的急性脑血管病:FAST法则:1. 微笑:正常情况下,微笑时,两侧肌肉运动是对称的,因此两侧的口角是对称的,如果出现两侧面部肌肉活动不对称,口角歪斜,则为异常。2. 抬双侧上臂:正常情况下,两侧上抬起能维持10秒以上,如果10秒钟内出现一侧肢体下垂或摆动,则为异常。3. 言语:重复一个简单的句子,如果出现言语不清或用词错误等,则为异常。
2.脑卒中的中医认识
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,因劳倦内伤、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,引起脏腑阴阳失调,气血逆乱,真冲犯脑,导致脑脉痹阻,临床以突然昏仆、半身不遂、口舌歪斜、言语謇涩或不语、偏身麻木为主症。由于本病具有发病突然,起病急骤,变化迅速的特点,如矢石之中的,暴风之疾速,故亦称为“卒中”。
中风分为“中脏腑”与“中经络”两类,前者病情较重,后者相对较轻。其病因多与风、火、痰、瘀、虚等因素相关,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,常用中药、针灸、推拿等方法综合调理。
3.脑病后期的康复
人的大脑有高度重组和可塑能力,这与康复训练密切相关,康复训练越早、越充分,受损大脑功能恢复的越明显。研究表明,卒中发病后24h开始进行运动康复是安全有效、可行的,能促进患者的移动能力的恢复。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应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、床上良肢位的保持、床上坐位训练、体位转移训练、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,早期康复还应当包括鼓励患者重新开始与外界的交流。康复训练强度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。
4.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?
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。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:年龄、性别、种族、遗传因素等;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脂异常、心房颤动、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、高尿酸血症、肥胖、吸烟、饮酒、缺乏锻炼等。危险因素越多,罹患卒中的风险就越高。
中风的防治方案主要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,主要包括:改进生活方式、加强锻炼、饮食控制、药物治疗等。比如:乐观的心态,适当的运动,三低(低盐、低脂、低糖)饮食,不抽烟不喝酒,保持血压血糖稳定等。如果有以上危险因素,可到医院就诊,寻求医生的专业评估、建议。
预防中风,要树立一个信念——中风的预防是长期的,甚至是终身的。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都需长期用药控制,切忌随意停药。很多病友谈药色变,药物吃吃停停,或者吃吃减减,预防效果就大打折扣。
上一篇: 高血压健康宣教
下一篇:没有资料